生命之樹(希伯來語:עֵץ חַיִּים,羅馬化:ʿēṣ ḥayyim),是一種在猶太教使用的神秘符號,屬於猶太教哲學傳統卡巴拉的其中一部份思想。生命之樹用來描述通往上帝(在卡巴拉教派文獻中,通常被稱為YHWH,或「四字神名」)[1]的路徑,以及上帝從無中創造世界的方式。卡巴拉學者使用生命之樹作為創世的示意圖,從而將創世這個概念發展成為一個完全的現實模型。人們相信卡巴拉生命之樹相當於《希伯來聖經·創世記》中提及的生命之樹。根據《創世記》第2章第8-9節的記載,生命之樹位於伊甸園中央:
“ | 上主 神在東方的伊甸,栽了一個園子,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裏。上主 神使各樣的樹從地上長起來,能悅人的眼目,也好作食物。園子中間又有生命樹,和知善惡樹。 | ” |
這種神秘概念後來被一些基督教密宗徒和赫爾墨斯教徒接受。在基督卡巴拉學者中,質點被稱為尊嚴(Dignities),他們使用自己的拉丁文名稱稱呼質點,而非質點最初的希伯來文名稱。基督卡巴拉也強調基督作為宇宙的維繫者和保護者,猶太人卡巴拉中的Malkuth(中文:王國)是空缺的,因為這被認為是不同的存在規則。在基督卡巴拉知識系統中,拉蒙·柳利以他相關主題的著作而廣為所知。
生命之樹由10個質點(Sephira,複數Sephiroth)和22條路徑組成。
10個質點(10 Sephiroth)
生命之樹的十個質點分別是:
- Ⅰ Kether,王冠,Crown
- Ⅱ Chochmah,智慧,Wisdom
- Ⅲ Binah,理解,Understanding
- Ⅳ Chesed,慈悲,Mercy
- Ⅴ Geburah,嚴厲或力量,Severity / Fortitude
- Ⅵ Tiphareth,美麗或平衡,Beauty / Balance
- Ⅶ Netzach,勝利,Victory
- Ⅷ Hod,宏偉,Splendour
- Ⅸ Yesod,基礎,the Foundation
- Ⅹ Malkuth,王國,the Kingdom
在16世紀的魯利安體系的卡巴拉(英語:Lurianic Kabbalah)中,出現了質點Da'at。Da'at所在之處,生命之樹的十個質點合為一體,所以通常不會被描繪。然而有時Da'at也會被視為質點並取代Keter,沿生命之樹中軸線出現,位於Kether的正下方、Tiphareth的正上方,這時它被視為非意識的Keter的意識表現。
- Da'at,知識,Knowledge
22個路徑
負責支撐與聯繫10位質點的二十二條路線,路徑的編號與意義跟大阿爾克那有關聯。
含義闡釋
卡巴拉學者相信生命之樹是宇宙形成過程的圖形表示。在生命之樹中,宇宙起源被置於第一個質點Kether(中文:王冠)上方的空間中。宇宙起源通常並不描繪在生命之樹的圖示中,而是描繪在三層能量環,第一層稱為無(Ain、0);再一層稱為無限(Ain Soph、00);最後一層是無限光(Ain Soph Aur、000)。對於卡巴拉學者,無限光象徵着超越人對萬物起源理解範疇的那一點;無限光被認為是一種超越存在的無限虛無(在卡巴拉哲學中被認為是一種能量),它的爆炸進而創造了宇宙萬物。[2][3]卡巴拉學者也不將時間與空間想像為先已存在的,而是將時間與空間置於生命之樹的無限光下的三個階段中。這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是Kether(中文:王冠),這被認為是無限光收縮進入無限能量或無限光的奇點的產物。卡巴拉中,這是創造萬物的本源能量。其後的階段是Chokmah(中文:智慧),這個階段中無限熱能以及收縮了的奇點向外擴充至空間與時間。通常這被認為是一種無限強烈、永遠向外推進、與光速同速度的純動態能量。其後的階段是Binah(中文:理解),這被認為是原始的陰性能量,宇宙神聖之母接受了源自Chokmah的能量,平息滋養這份能量,使之成為貫穿整個宇宙的諸多存在形式。[4]
對於卡巴拉學者,數字是非常重要的,希伯來字母表中的每個字母也有對應的數值。在生命之樹中,宇宙流溢每個階段都被有意義地編號——從Ⅰ到Ⅹ,即從質點Kether到Malkuth。每個數字的本性也被認為表現了數字對應的質點的本性。[5]
最初的三個質點稱為神聖質點(神聖大三角),被認為是宇宙的原始能量。生命之樹中接下來的演化階段稱為Abyss(深淵),它被認為是超越空間的存在,存在於最初三個神聖質點與其它七個質點之間,因為存在的等級彼此不同,所以它們存在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現實中。神聖質點存在於神能層面。之所以Binah對應的另一個意思是苦難,也是因為神聖之母以能量創造的世界,本身就是將神聖聯盟排除在外的。在Binah後,宇宙開始着手於物質創造,而物質需要滿足自身的演化需要。從Binah之後一直到Malkuth階段,通過創造新的複雜稠密的物質組合,使得最初純粹的無限能量得以固化到物質世界中。由於能量是造物的基礎,生命之樹擁有用來表示生命的任何領域的潛在性,特別是人類世界的內部領域——從潛在意識到卡巴拉學者所謂的更高自我。
然而生命之樹不僅僅論及了物質世界的起源,同時也談到了宇宙中人類的地位。人類被賦予了思想,意識在卡巴拉中被認為是由物質世界產生,而原始的無限能量就能作為有限個體,通過意識來體驗和表達自身。造物的能量就濃縮到物質中,而後這被認為是逆轉了能量進程將生命之樹倒退。除非能量再次與自身本性相結合,才能阻止逆轉。因此卡巴拉學者力圖知曉他們自身與作為神的彰顯的宇宙,力圖沿着圖表繪製的質點,啟程返回直至回到他們所尋求的現實中。
相似點
生命之樹與基督教或諾斯替教的佩雷若瑪(Pleroma)的概念有很多相似之處,流溢都是從不可言喻的、起源於自身的的神聖父母發出,而他們提供最好的描述神的方式。在佩雷若瑪(Pleroma)中每個流溢都是從先於它的且更為複雜的流溢中誕生。這兩則寓言間最熟知的是,生命之樹的最後一個質點——Malkuth與佩雷若瑪(Pleroma)中的最後一個流溢——Sophia,它們的下降導致了物質世界。
在印度教的經典薄伽梵歌中提及了一棵根植天堂的樹——生命與存在之樹。在薄伽梵歌中,此樹樹根在上,樹枝在下。樹根代表了無上的存在,或稱第一因,理法;吠陀本集(Vedas)就是樹葉。此樹必須以利斧砍斷,如此對於感官的系著才能切斷,而達到無上的住所。由此則需超越樹根,找尋一處歸所皈依神,而決不返回,在梵天的時代也絕不會轉世。
文化影響
參考文獻
參見
外部連結
Wikiwand in your browser!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